发布时间:2025-10-15 18:10:47    次浏览
10月13日,以“智屏·互联,大“视”所趋”为主题的流媒体网第十二届论道在北京举办,会上,北京新媒体集团副总经理赵志成做了主题为《“大瓶”平台的战略与互联网化》的演讲。 今天实际上想跟大家来去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思考。我的题目叫做大屏的平台战略与互联网化。其实实际上大家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跟刚才邵以丁邵总说的,我们都是要讲究,我们怎么去做,它的持续性的发展是什么?我们如何去有好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方向和目标。在座很多都是老总,他们都是掌握着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他们在做布局的时候下的第一手棋非常的重要,基本上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但是仍然不离其宗,这个失败率极高的行业。这是更高要求,我们的决策人员,领头人,要对整个行业的趋势,发展方向,没有准确的定位,也就说我们在做任何一个事情的时候,战略一定不能出错,战术可以调整,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做大屏,不用去说大屏是什么,我们先从大屏基本的需求来说起,到底我们在做什么,反过来我们再去说我们的大屏应该怎么去做,从哪个角度切入,用什么样的技术体系支撑,最合理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快的发展。其实我们知道,大家都很看好这张大屏,反过来大家也很困惑这张大屏,他们都觉得用户在上面停留的时间越来越少,会越来越多地把时间分配到移动端去,大屏虽然有存在的价值,但实际上有更多的挖掘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随着使用成本的降低,我们实际上在构筑一个令人激动的大环境,去改变的是一种生态,也就是说在客厅里头,这个大屏的入口已经不仅仅是原来的电视,也不仅仅是原来的高清电视。实际上,大屏随着屏幕的越来越大,随着宽带光纤带宽的增长,会在客厅去构建一个沉浸式的体验。不同与现在家里的大屏,我们能够去构建一种媲美影院的体验。我们能够在这个大屏幕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大家都知道我们北京包括全国很多品牌IPTV已经开通了4k的直播频道,那么在4k上来之后,我们的大屏的魅力,竞争力,就跟移动端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大屏跟移动是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场景。那么我们能够提供更具冲击力和绚丽的视觉效果。我们能够有环绕立体声。我们有视频通话,安防游戏智能家居,也就是说这块大屏实际上将来不仅仅是在做电视,更是家庭客厅中的一个入口,我们有更适合的观看空间,大家可以躺在沙发上去享受这些东西。我们有更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去构筑一个家庭的环境,同时因为在客厅里,因为大屏因为光纤有更低的费用,更好的性价比。 所以这个实际上是我们构筑大屏的一些基础的需求,那么这个大屏的一些基础需求其实就是我们的大屏互联网化。那我们想去改变整个客厅的文化,那么大家都知道,现在电视机的价格下降得很快,那么我相信,随着激光投影电视的这种快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也就1到2年,那么家庭中100寸的激光投影,是一个新家庭的一个标准配置。那么100寸的这种投影效果实际上是给我们营造的,不仅仅是大。应该说给我们营造的更多的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那么我们的带宽能力的飞速发展,也感谢运营商已经把光纤进入到家庭。在北京已经在主推50兆到100兆的光纤,那么因为有了这根光纤因为有了50到100兆带宽能力,所以才能够让我们的大屏承载更多更好更有竞争力的产品,4k的普及,这是前提之一。大家都知道4k,应该说在两年前我就说过啊,4k一定不是由广电系来推动,一定是由互联网来推动的,那么现在大家看到4k确实是由互联网来推动,屏幕的大型化和光纤支撑能力决定了整个市场的趋势,那么我们在大屏上提供了这种普通的电视服务,点播时移回看智能家居等等等等一系列,实际上我们在构筑的是一个以视频为基础的互联网化应用平台,我们真的不仅仅做的是电视,我们想做这个平台,那么什么是平台呢?怎么去构筑一个平台呢?我们好多人一说互联网,我们要做入口要做平台,但平台的基本的逻辑是什么呢?我们能不能做成一个平台呢?无论是地位,IPTV、OTT,哪一种具有平台的逻辑和属性呢?其实实际上,一个平台是一种基础的,或者说叫刚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做平台一定要有一个刚需来作基础平台的支撑,才能够去把其它的应用聚合起来,才能够形成平台上的多元化。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人们进行交流学习具有很强互动性的这么一个环境。那么它不仅仅是单项,它是一个交流互动的东西,那么必须是一个大规模化的关键,做平台,没规模就不可能有平台,而且同时你提供了大规模普遍化服务之后,你就必须有很好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那么有了这些之后,实际上一个平台他就聚合了很多的应用,它实际上是一个总的入口,那么我们做平台还需要在各个入口之间实现无缝的切换。这一点也很重要,大家现在看到的绝大部分的目前在用的平台,在各个应用之间,它实际上是不能够无缝切换的,这个下面我会再去说,这个用刚性的需求来带动其它增值业务的发展。因为如果要说你去做了一个应用的话,它的活跃度很低,那么,往往是附加在某一个平台上,它才能够去拉动应用,所以我们做平台实际上要做到包罗万象,有容乃大,这就是大屏。我们能够提供做一个平台的话,我们要能够提供丰富的运营手段,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化的产品运营的概念越来越深入,运营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在电视这一块看似传统的屏幕上实现互联网化的运营,互联网上的流量转换和导流,实际上我们做的应该是这么一个平台,那么平台加入口实际上就是我们这块大屏的战略。 那么要说一个平台,它有一些基本的要素:活跃度,转化率,多样化生命力,进化论。那我们在做大屏背后的服务支撑体系的时候,如果我是一个服务商,我们怎么去构筑整个大屏的生态?我们必须要有这些基本的要素:活跃度,什么来决定活跃度?其实我们在行业里头经过几年的摔打知道了,如果一个平台没有一些刚性的需求来带领这个平台,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它的活跃度会很低,反过来活跃度低了之后就支撑不起平台,以及整个的盈利模式;转化率,转化率不够,应用体系就无从建立,也就说没有平台就没有应用;多样化生命力,如果说在这个平台上,有了活跃度有了转化率,多样性不够,就无法去拓展,没法拓展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当然就没有未来,没法去进化。所以实际上我们在考虑到底用什么样的体系去支撑服务体系的时候,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虑的因素。那我们采用OTT,DVB,IPTV,还有其他的新派生出来的东西,我们的应用场景在哪里,我们需要把握的要素是什么?其实这个就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反过来说,其实大屏真的不是要去做一个简单的看电视的一个屏幕,我们是要构建的是一个互联网化的应用平台。大屏的基本配置需求,实际上是两大要素,一个是真的大屏,大尺寸,一个是高带宽,那么我们想我们在构筑整个客厅新的文化的时候,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家庭,它的屏幕会越来越大,那么65岁以上,我觉得4k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刚才我说了100岁以上的激光投影,目前大概市场价在2万块钱左右。我相信在未来的一两年很快会降到1万块钱以下,能够大规模的占领市场。这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大的屏幕。第二个基本要素就是高的带宽。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i pt v的图像,质量,使用的是八兆码率,那我们也是正在测试播出,4k,直播流我们采用的是30兆的这个码流,8兆30兆,这两点无疑大幅度拉升了运营商光纤带宽的这个含金量。我们下一步会做4k,60帧的这种,下一步前景,我们4天是第二上去,我们会有50到到80兆的带宽需求。我知道在座有很多运营商实际上反过来说从我们广电系来讲啊,我们能够给予营商能够给予,光纤的带宽应用提供一个非常强大的支撑。那个很多ott从业人在说,因为政策原因等一系列,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不是政策原因或者说不仅仅是政策原因,我们要做的是一个能够提供大规模普遍有qs保证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成本,带宽和服务能力,实际上是有巨大问题的。它的高带宽承载能力,对现在和将来高清4k的发展是奠定了基石的。但是也有人说i p t v有一定的制约和封闭性,其实实际上那只是i p开放转化的一个过程而已,那么o t t来讲,它的应用场景,它的技术支撑体系成本构成和商业模式,决定它是垂直化细分市场的选择。反过来说,我个人认为,它成为平台级应用的场景概率正在下降,好像就在昨天阿里发布了一款盒子,是少儿产品,我觉得这就对,为什么他真的是在做某一个垂直领域?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信号。那么我们在做平台,我们在勾画一个事情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做战略,我们看的是趋势。我们看的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看的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应用场景趋势。那么大家都知道在大屏之上,趋势已经非常的明晰,高清到,高清到4k,8k,那么止损越来越大,那么在客厅的环境中,怎么营造一个整体的生态,我觉得这种应用场景来讲发展趋势很明白了。 但是,往往是很多技术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成功商业案例,也就是说你要想做一个平台实现考虑到不仅仅是技术和市场,其实它是一个政策技术市场产品利益,包括你的团队的一种博弈的结果。大家以这个事的成败论英雄,它绝不简简单单的是某一个技术或者某一个政策,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综合的逻辑。有很多看似几乎没有可能失败的项目,最终结果就是失败,教训非常深刻。那么,电视屏它的互联网化怎么来实现?互联网化指的是,我们在电视屏上能够更多的去看到,去享受到,去应用到更多的互联网的产品,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的创新。实际上电视屏的互联网化有3个层面的东西,第一个就是产品的互联网化,第二个是运营能力的互联网化。也就说用户交互操作系统的互联网化,因为我们做的是平台,我们需要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个非常便于和这块大屏沟通,交流的一个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操作系统又不同于我们的底层安卓,ios系统,它是架构在这个系统之上,是用遥控器和电视,或者说用户和电视屏交互的一套逻辑。咱们现在绝大部分省都在用的电视操作系统就是大家俗称的所谓e p g,把你的内容引导一个归类。然后同时有一个直播框,还有一些推荐语音的位置。它这个操作系统的问题在于各个应用之间它是隔断的。比如说我在看直播的时候,我想去看点播,我必须要从直播退出来,没法达到刚才我说的我要做一个平台化的产品,这种在各个应用场景之间无缝的切换,目前这个产品,是我们4年前也包括在现在,我们在跟联通合作的北京IPTV上推出来的这个。一款有互联网思维逻辑的能够实现互联网经营理念导流概念的一个电视操作系统,它当时开发电视操作系统为什么开发的这么简洁是因为当时我们IPTV的盒子还都是Linux系统,他的资源能力支撑能力不够,所以是当时开发的的一套系统,但是这套系统已经具备了互联网化的逻辑.那么我在各个应用之间,它是采用悬浮式,使得一批机在各个应用之间是可以无缝隙切换的,实现无缝切换之后,就会把大量的电视屏的无效时间变成了用户再去在这个无效实验中去选择它有效的这种,这无疑大幅度提高了用人粘性。那么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应该在下个月上线,一个全新的具有互联网思维逻辑的电视交互这个操作系统,它实现了从电视业务平台及应用的一个产品转型,这个是一个这个首页的一个简单的界面,仍然采用了悬浮式的EPG,然后这个做测试的分类的一个菜单。然后这个做测试一个这个分类的菜单一般的时候他会缩回去啊。出来是这么一个逻辑,推荐位上是一个瀑布式的,下拉菜单可以一直往下拉,这个操作系统也是采用了这种无缝的这个理念.那么它在归类跟推荐位和运营上使我们的整个大屏的界面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啊,在这个系统上我们做了很多的这种优化和应用,那么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它有更好的交互体验啊,非常简单,容易操作,我们这个整体的内容架构上面的产品,一目了然,有了更平滑的视觉体验。那么这个操行跟前面两个操作系统不一样在哪,我们前面两个操作系统说都是基于BS逻辑开发的。 我们在这套系统中用了cs架构来去做开发,达到了更好的这种体验,我们仍然是可以实现无缝切换的这种界面,这种观看的习惯,等我在选定了之后,按下确定那一刻,才会切换到你所要的这种应用,同时我们还有智能快捷的管理系统,我们后台等等一些智能升级,这是他的第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从接入的角度来讲,我们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能够接入各种不同的应用,我们从运营的角度来讲,我们的推荐入口的空间大幅度的提升,这个在各个界面各个层面,包括信息条上,后头会有这个展示,都会有好多的运营的位置。关键的一点,我们新一代的操作系统有了更高的转化率。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i p t v平台上,或者在OTT平台上,我们最大的流量在直播,我们怎么把这个最大流量从直播导入到我们的某一项,增值应用,我们的游戏我们的教育,我们这套系统都可以实现无缝的实现,强化了我们的整体的运营的效果,带动了自身产品的升级。这套电视操作系统,可以实现互联网化的核心里面流量的导流,流量的经营,流量的转化,这是我们设计整个这一套电视操作系统的核心理念。通过这套操作系统之后,我们有了非常丰富多样化的运营空间,多样化的节目形态展示,我们有无数的推荐为我们后台接了大数据,我们智能的推荐系统,我们有很多的广告运营系统,都可以接进来,这样的话整个电视操作系统,整个平台的运营能力展现能力和电视交互的体系,就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为什么要转化流量?转化的目的其实蛮简单的,电视屏幕上是有大量的无效时间的,我们怎么能够把无效的时间有效化?这是我们转换流量的目的。最后总结一下这个平台的战略与互联网的要素,我们做平台必须考虑成本,第一成本高,带宽大规模普遍,服务和qs保证,包括刚性产品的需求,这是我做平台最基本的要素。在这基础上,我们要提供一种高效的运营手段,我们的电视交互操作系统,我们用这种两种逻辑来去保证整个平台的竞争优势和互联网化。谢谢大家。